大蒜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技术

内容摘要一、大蒜的整地施肥大蒜适宜在土壤疏松、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机质的地块种植,砂壤土为最佳选择。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应立即进行耕翻晒垡,播种前还需进行整地作畦。基肥应在耕翻前施入,以确保土壤肥力充足。大蒜生长周期长,需肥量大,一般每亩需施用5000-

一、大蒜的整地施肥

大蒜适宜在土壤疏松、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机质的地块种植,砂壤土为最佳选择。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应立即进行耕翻晒垡,播种前还需进行整地作畦。基肥应在耕翻前施入,以确保土壤肥力充足。

大蒜生长周期长,需肥量大,一般每亩需施用5000-8000千克优质有机肥,如粪尿肥、厩肥等,并配合20-30千克磷、钾肥。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避免使用生肥,以免烧伤蒜根或引发地下虫害,尤其是地蛆。精细整地作畦,畦宽1.5-2米,东西向延长为宜,以利于光照和通风。

二、大蒜栽培技术

1、播种时间

大蒜播种的最佳时期应使植株在越冬前长出5-6片叶,以增强抗寒能力。不同地区播种时间有所不同: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9月中旬至下旬。山东北部和鲁中山区及半岛地区9月中旬至下旬。鲁南(苍山及金乡周边)10月上旬至中旬。安徽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陕西9月中旬至下旬。太原春季3月中旬播种。北京春季3月上旬播种,秋季9月中旬至下旬播种。长春一般春季4月上旬播种。沈阳春季3月中旬至下旬播种。

播种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大蒜的生长和品质,因此必须严格掌握播种期。

2、合理密植

密植是增产的基础,应根据品种特点进行适当密植。早熟品种植株矮小,叶数少,生长期短,密度应较大,每亩约5万株,行距14 - 17厘米,株距7 - 8厘米,用种量150 - 200千克。中晚熟品种植株高大,叶数多,生长期长,密度应较小,每亩约4万株,行距16 - 18厘米,株距10厘米左右,用种量150千克左右。

3、播种方法

遵循“深栽葱子浅栽蒜”的原则,播种深度一般为3-4厘米。播种方法有两种:将种瓣插入土中,播后覆土、踏实。或用锄头开浅沟,将种瓣点播于沟中,覆土厚度约2厘米,轻度踏实后浇透水。为保湿,可在土上覆盖一层稻草或其他材料。播种不宜过深或过浅,以免影响出苗和蒜头膨大。

三、田间管理

1、施肥管理

大蒜虽有种瓣提供初期营养,但为促进幼苗生长,仍需适时追肥。由于根系吸收能力弱,追肥应以速效肥为主,避免脱肥导致叶尖发黄。出苗后施用清淡人粪尿提苗,忌用碳铵,以防烧伤幼苗。播种后60-80天,重施腐熟人畜肥加化肥,每亩20-30担,硫铵10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5千克。早熟品种早追,中晚熟品种迟追,促进幼苗健壮生长。种蒜后,花芽和鳞芽分化进入花茎伸长期,需重施速效钾、氮肥(复合肥更好)10-15千克,于蒜薹露尾前半月左右施入,满足生长需求,促进蒜薹快速生长。

早熟和早中熟品种,蒜头膨大时气温较低,膨大期较长,需在蒜薹采收前追施速效氮钾肥,如氮钾复合肥每亩5 - 10千克,或尿素5千克左右。中、晚熟品种抽薹晚,收薹后20 - 25天左右收蒜,可免追膨大肥。

2、水分管理

播种后1周齐苗,追施齐苗肥后,若田土较干,可灌水1次,促进幼苗生长。幼苗前期为大蒜营养器官分化和形成的关键时期,要控制灌水,注意秋雨后的排水。幼苗中后期,越冬前降雨减少,土壤较干时应灌水1次;越冬后气温回升,幼苗进入旺盛生长期,应及时灌水,促进蒜叶生长和假茎增粗。

抽薹期需肥水量最大,追施孕薹肥后及时浇灌抽薹水,“现尾”后连续浇水,直到收薹前2-3天停止,以利贮运。蒜薹采收后立即浇水,促进蒜头迅速膨大和增重,收获蒜头前5天停止浇水,控制长势,促进养分向蒜头转运。

3、中耕除草

播种至出苗前可喷除草剂。扑草净、西马津、阿特拉津、除草通等可用于防除蒜地杂草。蒜苗生长期,当杂草刚萌生时进行中耕除草,株间杂草要及早拔除,以免与蒜苗争肥。

四、采收

1、采收蒜薹

蒜薹抽出叶鞘并开始甩弯时为适宜采收期。采收时间对蒜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采收过早,产量低,易折断,品质差;采收过晚,消耗过多养分,影响蒜头生长,蒜薹纤维增多。采收蒜薹宜在晴天中午和午后进行,此时植株萎蔫,叶鞘与蒜薹易分离,叶片有韧性,不易折断。雨天或雨后采收,蒜薹和叶片韧性差,易折断。采薹方法根据目的而定,以采收蒜薹为主时,可剖开或划开假茎,产量高、品质优,但植株易枯死,蒜头产量低;以收获蒜头为主时,应保持假茎完好,采薹时左手捏伤假茎,右手抽出蒜薹,虽蒜薹产量稍低,但假茎损伤轻,利于蒜头膨大。

2、收蒜头

收蒜薹后15-20天(多数为18天)可收蒜头。适期收蒜头的标志是:叶片大都干枯,上部叶片退色成灰绿色,叶尖干枯下垂,假茎柔软,蒜头基本长成。收获过早,蒜头嫩,水分多,组织不充实,易干瘪;收获过晚,蒜头散头,蒜瓣易散落,失去商品价值。收获蒜头时,硬地用锨挖,软地用手拔。起蒜后运到场上,后一排蒜叶搭在前一排头上,只晒秧,不晒头,防止蒜头灼伤或变绿。经常翻动2-3天后,茎叶干燥即可贮藏。

 五、大蒜的储藏保鲜

1、蒜苗、蒜薹和鲜蒜头的贮藏

冰窖贮藏:选背阴密闭的屋子或地下室为窖,窖底有水沟通向屋外。屋内地面铺冰厚0.8米,墙砌冰0.5米厚。将蒜苗或蒜薹按1千克扎成一捆,装入塑料薄膜袋内,每袋15千克,外用绳捆扎入窖堆放,一层包一层冰渣填满,堆到离屋顶约2米处,上面封一层冰,再铺1米厚稻壳封严,可贮藏半年以上。

无毒塑料袋短期贮藏:蒜薹装袋前,将断口放入10%盐水中杀菌,装袋后抽去空气封口,呈真空包装。每隔半月检查1次,开袋口通风1次,调节袋内气体成分。

2、干蒜头贮藏

挂藏法:选无散瓣、带假茎的蒜,每100头捆在一起,挂屋内外通风避雨处,可贮藏半年以上。

堆藏法:收获后去假茎和根,晒干放干燥通风处,可贮藏半年左右。

青鲜素贮藏法:用1%的青鲜素水溶液,在收蒜头前1-2周喷洒大蒜茎叶,抑制发芽,延长贮藏期。

糠皮埋藏法:在贮藏箱或筐内底部铺一层厚约2厘米的糠皮,然后一层蒜头一层糠皮,层积至离容器口5厘米处,上面用糠皮覆盖。糠皮可保持稳定温度,减少氧气,增加二氧化碳,抑制大蒜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期。

综上就是大蒜的种植技术要点介绍,大家在种植大蒜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和品种,进行全面的管理。

关于大蒜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技术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