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高企毛利率下滑 万邦医药2024年增收不增利

内容摘要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4月22日,万邦医药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年报显示,该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10.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


4月22日,万邦医药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年报显示,该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10.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53.07万元,同比下降20.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5578.78万元,同比下降42.90%。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公开资料显示,万邦医药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同时提供药学研究和临床研究服务的综合型CRO(合同研究组织)企业,通过合同形式为医药企业和其他医药研发机构提供专业化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在药学研究领域,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仿制药开发、一致性评价服务,而在临床研究领域,则主要提供生物等效性研究服务。

公司的2024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万邦医药的收入、利润主要来源于客户委托研发。尽管营收有所增长,但相比于2023年31.07%的增速有所放缓,且净利润大幅下滑,业内专家分析称,这表明该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面临严峻挑战。

具体分产品来看,万邦医药的两大主营业务包括临床研究服务和药学研究服务。2024年,公司的临床研究服务收入为3.0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80.11%,同比增长24.62%,是推动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药学研究服务收入为3852.1万元,占比为10.16%,同比下降36.28%。值得注意的是,年报显示,2024年,万邦医药的上述两大主营业务毛利率均出现下滑,临床研究服务和药学研究服务的毛利率分别同比下降3.18%、18.36%。

而从费用来看,2024年万邦医药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研发费用均同比上涨,增幅分别为7.56%、30.06%、31.78%和75.78%。年报显示,公司本期管理费用增长,主要系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使得管理人员薪酬、资产折旧摊销等支出增加所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5.78%,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所致。

业内人士称,万邦医药面临营收增速放缓、利润大幅下滑及费用高企的多重压力,核心问题在于业务结构单一、研发转化效率低及行业竞争加剧,未来能否突破增长瓶颈还有待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万邦医药在年报中也对相关风险进行了提示。公司称,CRO作为提供医药研发外包服务的行业,其收入高度依赖于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若未来医药行业增长速度放缓,导致医药企业研发需求下降或研发外包需求下降,将对公司的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万邦医药称,公司目前处于成长期,业务规模相对偏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限。I-IV期临床研究需要CRO企业与多家医院合作,在全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从而满足试验运营的要求,人员需求也更高,而创新药的研发周期较长、研发难度较高、失败风险较大,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和研发投入的要求很高。若未来无法顺利实现上述领域的拓展,将可能对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成长性造成一定冲击。

对于未来的发展,万邦医药在年报中称,公司未来以“医药CRO”向“医疗健康CRO”转型为总体思路,在稳固现有仿制药研发、临床研究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

记者注意到,4月22日当天,万邦医药还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报告,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7105.22万元,同比减少2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84.93万元,同比减少60.09%。

一季报显示,万邦医药今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86.85万元,同比大降3079.2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19.33万元,同比增长205.72%;销售费用为187.01万元,同比大增99.00%。

业内人士称,今年一季度销售费用同比大增99%,但同期营收下降21.2%,显示公司费用投入未有效转化为收入增长。综合来看,万邦医药在2025年第一季度面临营收和利润下滑以及经营现金流恶化等挑战,虽然投资活动现金流有所改善,但整体财务状况仍需引起投资者高度关注。

(责任编辑:蔡情)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