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种植方法与步骤

内容摘要1、科学选种根据当地的种植条件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合的品种。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生长势旺盛、结铃集中、易管理且不易早衰的品种。购买种子时,应选择信誉良好的种子供应商,确保种子纯度高、发芽率高。2、种子处理播种前15天,选择晴朗天气晒种4-5天

1、科学选种

根据当地的种植条件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合的品种。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生长势旺盛、结铃集中、易管理且不易早衰的品种。购买种子时,应选择信誉良好的种子供应商,确保种子纯度高、发芽率高。

2、种子处理

播种前15天,选择晴朗天气晒种4-5天,避免在水泥地或石板上晒种,以免种子水分流失,降低发芽率。晒种可利用阳光灭杀种子表面病菌,促进种子发芽。采用“杀菌剂+杀虫剂”拌种,可有效预防病虫害,提高种子的抗病性和发芽率。

3、选地与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水灌溉条件良好的田块,且田块未发生过病虫害。播种前15天左右,施入有机肥料、三元复合肥、硼肥和锌肥等。若田块曾发生黄萎病,需增施硫酸钾,以降低病害发生概率。施肥后及时翻耕整地,确保土壤平整、无洼地,利于排水。同时,清理田间的杂物,如棉柴和地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棉花生长。整地时需深耕细耙,使土壤平整细碎,上松下实,为棉花出苗和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3、适时播种

一般在每年4月中下旬进行,可采用人工播种、机械播种或半机械播种的方式。制在3厘米左右,根据土壤墒情灵活调整播种时间,避免播种过早或过晚。播种过早易导致烂种和烂芽,过晚则会使生育期延迟,影响棉花的成熟和产量。每穴播种4粒左右,确保土壤养分能满足种子生长需求。条播时,播种量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在碱性土壤中,可适当增加播种量10%,以提高出苗率。

4、苗床管理

播种后至出苗前,做好封闭除草工作,防止杂草滋生。播种后至出苗前,控制苗床的温度和湿度,为种子发芽创造适宜条件。种子出苗前,做好苗床密封,遇大风天气及时覆膜。出苗后,加强田间水分管理,满足棉花根系生长需求,抑制病害发生。当气温超过22℃时,需加盖杂草遮阳,降低地膜温度。秧苗长至2-3片叶时,采取保苗和炼苗措施,逐渐揭膜,移栽前3-4天全部揭膜。移栽前5-6天,喷施送嫁药,以叶面喷湿为主。

5、适时移栽

移栽前施足基肥,若采用双行栽植,需在中间开沟埋施,避免烧根。移栽前4-5天,使用10%草甘膦兑水喷雾,有效预防棉田杂草。播种后25-30天,秧苗长至三叶一心时进行移栽,避免过早移栽导致地表温度过低,影响秧苗生长。

6、合理施肥

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配合复合肥和磷钾肥等,如菜籽饼、氯化钾、磷肥和硼肥等。

施用人畜粪肥或尿素,促进秧苗生长。花蕾期施用氯化钾、饼肥或三元复合肥等。花铃期以氮肥为主,肥力较差田块可适当多施。尿素宜深施,也可在雨后撒施于地沟处。

叶面追肥可增加铃重,促进棉花成熟。8月下旬棉花根系活力减弱时,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溶液,每7天喷洒1次,连续2-3次,弥补后期营养不足。

7、棉株管理

棉花现蕾后,根据行距和密度进行整枝。行距大、密度低的田块,选择垂直生长的健壮枝叶,打去边心;空枝多的田块,及时去除无效蕾花,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利于棉花吐絮。

立秋前后进行打顶。行距大的棉田可适当早打顶,促进果枝伸长;行距小、群体大的棉田可适当迟打顶,改善中下部通透条件。长势旺盛的棉田迟打顶,生长偏弱的棉田早打顶。

花铃后期,摘除无效花蕾,剪去下部空果枝,供给上部养分,促进结铃,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

8、科学化控

蕾期使用助壮素60-90毫升/公顷,兑水喷雾。降水多、水肥管理好的棉田需科学化控。7月中上旬开花时,喷施助壮素,避免棉花徒长。降水正常、土壤肥力中等的棉田,适当喷施助壮素。

打顶后5-7天喷施助壮素240-290毫升/公顷,兑水450公斤喷洒,防止徒长,减少蕾铃脱落。用药时结合棉花生长情况,控制用药时间和浓度,避免盲目用药。用药4小时后遇降水,需及时补喷。

9、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

黄萎病:选择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发病初期,使用80%代森锰锌、50%福美双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5-7天喷洒1次,连续3次。

棉铃病:秋季多雨时节易发病,光照不足、湿度大是发病原因。及时打空枝、摘烂铃,减少病害扩散。8月中下旬,使用70%代森锰锌对准棉株中下部喷洒,每隔7天用药1次,连续3-4次。棉铃腐烂前,可喷洒代森锌和波尔多液等化学药剂防治。

立枯病:导致棉花烂芽、幼苗死亡,影响产量。发病后,使用三唑酮、退菌特可湿性粉剂与多菌灵胶悬剂混合使用,每隔15天喷洒1次。立枯病发病前有水渍状病斑,种植过程中需定期检查棉花根茎生长情况,掌握发病原因,有效抑制病害,避免大规模扩散。

(2)虫害防治

棉蚜:棉花花期主要害虫之一,可导致棉花晚熟或减产。使用10%吡虫啉20-30克/667平方米,或70%吡虫啉4-6克喷雾防治,防控效果达90%以上。

棉铃虫:蕾铃期主要害虫之一,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加强对二代棉铃虫的控制,使用20%氯铃毒死蜱1500倍液喷雾防治。用药时需在10:00前和16:00后均匀喷洒,确保药物效果。

10、适时收获

棉花成熟采摘期一般在每年9-10月。采摘过早,棉花未完全成熟,影响产量和质量;采摘过晚,会降低棉花纤维拉力,导致品质下降。因此,需合理控制采摘时间,确保棉花品质。

综上就是棉花的种植方法和步骤介绍,通过以上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方法,可有效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促进棉花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棉花种植方法与步骤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