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7日下午举办的北京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创新发布会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建设全域人工智能之城的实施方案(2025)》(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提出将采取“一模一案、一业一策”推进机制,围绕强化基础能力赋能、打造千亿级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集群、加快高质量数据汇聚流通、打造全领域人工智能标杆场景、构建高水平人工智能产业服务体系五个方面,布局三十项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全域人工智能之城。
北京经开区《关于加快全域人工智能之城的实施方案(2025)》发布。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北京亦庄将建成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集群,面向社会开放100个标志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聚集人工智能产业链核心企业600家,实现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800亿元。
在强化基础能力赋能方面,加快高性能芯片攻关,支持RISC-V架构、场景定义芯片、存算一体架构、Chiplet异构集成等技术研发。夯实高性能算力集群基座,推进高性能单体万卡集群建设,年底前算力规模力争突破2万P,鼓励国产芯片部署应用,单个项目最高支持1000万元。强化基础模型能力支撑,建设模型调优工厂,单个企业每年最高支持2000万元“算力券”;支持行业模型百花齐放,给予模型备案最高100万元奖励;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软硬件适配验证平台和国产异构芯片验证平台,支持自主可控软硬件协同攻关。
为打造千亿级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集群,将建设高性能智算产业集群,布局芯片、整机、互联、Infra、算力集群全产业链,建成全市首个智算服务器“黑灯工厂”,推进64卡超节点服务器攻关。培育软件智能产业集群,推动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信创产业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发展智能硬件产业集群,建设微显示创新基地,促进AI眼镜与AR、VR深度融合;紧抓从无到有的新一代AI终端涌现,聚焦“文教体娱”四大场景形成爆款级产品。打造数据智能产业集群,加速数据采集、清洗、标注、应用、评估等全链条企业向先行区聚集,数据企业突破100家。做强具身智能产业集群,拓展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产业链,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领航示范新城。对能够带动产业上下游发展、促进关键核心技术迭代、具有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企业纳入“雁阵”计划,每年最高给予1亿元综合支持。
在加快高质量数据汇聚流通方面,将加快数据基础制度创新实践,深化“行业监管沙盒”机制,完善北京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数算模用”一体化服务能力,支持高质量数据资源汇集,每年发放1亿元“数据券”,单个高质量数据集最高给予200万元支持。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药品、空天、消费、数字文化、企业等六大可信数据空间。建设专家级语料基座,建设3-5项专病种高标准数据样本,构建200万条具身智能任务轨迹标准数据集。加速数据跨境流通示范,推进重点行业负面清单政策实践落地,服务5-10家企业数据合规出境。
围绕打造全领域人工智能标杆场景,将依托国家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应用中试基地,加速医疗、药械、药品行业全链条升级。实施万台机器人创新应用计划,开放高端制造、教育教学等九大场景,释放超万台、超亿元具身机器人应用机会。实施新型工业化模型技改工程,聚焦零部件制造、新型显示等领域开发共性工具,遴选并支持10个以上工业智能示范场景。开展自动驾驶示范行动,推进信控优化、智能清扫、物流转运、工业旅游等车路场景应用。实施全景政务数智融合行动,优化亦智政务大模型服务功能。建设通明湖文商旅体乐享基地,布局百米数字跑道、数字测试航道等体育大科学装置。开展教育、养老、传媒等领域宜居宜业示范应用。建设人工智能场景创新研究院,实施“场景创新合伙人”计划,通过“揭榜挂帅”全年开放不少于100个机会场景,投放1亿元模型券,单个项目最高支持500万元。
“模数世界•启源部落”人工智能新质产业社区点亮暨首批企业入驻仪式。
在构建高水平人工智能产业服务体系方面,建设“模数世界”人工智能新质产业社区,依托启源、进化、领航三大部落集群,推出空间、算力、场景、融资政策“组合拳”,全年落地企业不少于100家。建设“模力方舟”国际人工智能开源社区,打造自主可控、国内最大的开源大模型研发及应用服务平台;针对优质开源项目、基于开源项目的商业化应用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坚持标准引领,高水平建设北京人工智能标准化研究院。厚植人才沃土,建设产业人工智能学院,实施“极客”发现行动,每年提供不少于10000个优质岗位。构建明星产业发展空间,构筑基金投资驱动引擎,发挥百亿级政府引导基金和五支AIC基金实效。开展系列品牌活动,办好世界智能网联大会、世界机器人大会等高水平活动赛事,建成面向未来的全域人工智能之城。
来源:“北京亦庄”微信公众号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