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娜 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在杭州举办的第九届万物生长大会了解到,浙江省科创母基金(四期)将很快落地,目标规模100亿元的浙江省未来产业基金已在筹备中。
浙江省在创投领域的布局起步早、投入多,在2009年即设立规模7.5亿元的省创投引导基金探索解决早期创投资本稀缺问题,在2015年设立省天使梦想基金并首创“资助+期权+激励”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在2019年设立规模20亿元的省创新引领基金重点投向对省内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重大创新项目和创新型企业。
“我们不仅要培养果实,更要播种子、建果园。”浙江金控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郑钧在4月25日下午的第九届万物生长大会浙大校友创新创业专场表示,做产业投资的同时,浙江一贯重视创业投资,当地近年在加大资金投入和培育耐心资本两个维度持续发力。
浙江省科创母基金(四期)的基金规模为20亿元,基金期限将达到15年。“我们的未来产业基金考虑拉长基金存续期至20年。”郑钧透露,未来产业基金将围绕高校、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孵化器等构建产学研投一体化协同创新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浙江省科技创新母基金有“三七”和“三三四”两种出资模式,一种是省级政府产业基金出资30%,地方政府或国资出资70%,基金管理人由地市级政府制定,主要围绕当地产业规划进行投资布局;另一种是省级政府产业基金出资30%,地方政府或国资出资30%,其余40%资金由向社会公开征集遴选的基金管理人进行募集。
灵活的机制设计之外,浙江金控还在投入相当精力用于全生命周期基金投资体系建设。具体来说,浙江省已成立首期规模5亿元、远期50亿元的S基金,并正在筹备一只规模100亿元的并购母基金,“希望不同类型的LP在不同端口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在4月25日的活动发言中,郑钧表示,浙江金控将联动省科技厅深入实施“科创平台、科创基金伙伴计划”,目标是加强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与投资机构之间的联动,依托省产业基金生态体系,打通人才、技术、成果、金融等资源,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