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湛江廉江市青平镇工作队:捐赠便民车破解出行难题 为乡村振兴注入“白云温度”

内容摘要新快报讯 记者方轶 通讯员洪承业报道 清晨的粤西山区薄雾缭绕,青平镇新楼村的村干部谢伯熟练地骑上一辆蓝白相间的四轮电瓶车,车上载着几个去这里办事的村民。“以前村民出行基本上靠摩托车,路程较远,也不安全,现在有了这‘便民车’,20分钟就能到

新快报讯 记者方轶 通讯员洪承业报道 清晨的粤西山区薄雾缭绕,青平镇新楼村的村干部谢伯熟练地骑上一辆蓝白相间的四轮电瓶车,车上载着几个去这里办事的村民。“以前村民出行基本上靠摩托车,路程较远,也不安全,现在有了这‘便民车’,20分钟就能到镇上。”他口中的“便民车”,就是广州市白云区向湛江廉江市青平镇捐赠的21台四轮电瓶车之一。两年来,白云区同和街、三元里街、金沙街三个街道持续发力,以“党建+民生”模式精准破解乡镇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白云温度”。

白云区驻青平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遍访时发现,各行政村基本没有工作用车,村干部下村进组、村民日常出行要么靠腿,要么骑摩托车。“部分自然村巷道狭窄、坡陡弯急,常规车辆难以通行,电瓶车恰好能解决问题。”工作队队长周瑞羽在调研笔记中这样记录。

为此,工作队提出“便民车”解决方案。后方单位同和街、三元里街、金沙街三个街道党工委通过党政联席会议统筹资源,一年多时间筹措资金,陆续向青平镇捐赠四轮电瓶车21台,其中同和街5台、三元里街11台、金沙街5台,总价值超过100万元。

“(电瓶车)太方便了!现在村道都硬底化了,路面都是平平整整,除了特别陡峭的地方,电瓶车去哪里都特别方便。”新楼村党总支书记谢礼永告诉新快报记者,之前车辆每月油费至少要1000元,现在一台电瓶车一个月充电费用不到100元,大大降低了村行政成本。

据悉,这些便民车除日常通勤外,也承担着入户宣讲、送医送药、快递代收、应急处置等多项便民服务。村民出行也可顺风搭乘便民车到镇上。如今,基本上镇村内大事小事,各项活动,都可以看到便民车奔波的身影。穿梭在青平镇阡陌间的蓝白色便民车,已经成为粤西山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工作队队长周瑞羽表示,目前投入的电瓶车在乡村振兴和民生事业中发挥了很大的便利作用,下一步将积极探索解决车辆维护问题,确保便民车用得好,用得久,持续为乡村服务。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