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合并后的国泰海通(601211.SH)重组上市,这艘万亿级券商航母的一举一动备受行业关注。《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多名原属于海通证券的资深保代,近期因某些原因不再负责上市公司的持续督导。
为何集中变更资深保代?如何强化内控合规等关键环节?《经济参考报》记者针对以上问题多次致电国泰海通,并发送采访提纲。国泰海通证代处表示不负责媒体对接,需采访品牌部门,但记者多次致电均未能与品牌部门取得联系,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资深保代集中变更
从近期一系列上市公司的公告可知,国泰海通多名资深保代出现了工作变动的情况。
4月8日,成都普瑞眼科公告称,近日收到国泰海通更换公司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的相关函件,原保荐代表人朱玉峰因工作安排原因,无法继续从事对公司的持续督导工作。国泰海通现委派保荐代表人李沁杭接替朱玉峰继续履行持续督导工作。
这成为一系列持续督导保代变更的开始。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4月中旬起,天准科技、儒竞科技、天永智能、豪森智能、奥锐特、国义招标等陆续发布了变更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的公告。梳理这些公告中的共同点不难发现,变更的保代均来自原海通证券投行部门。
其中,天准科技和儒竞科技涉及更换的保代均为郑瑜。对于更换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的原因,天准科技给出的理由是因个人原因,儒竞科技给出的理由则是因工作安排。天永智能和豪森智能涉及更换的保代均为曲洪东,更换的原因均为工作安排变动。
而奥锐特和国义招标所涉及更换的保代则均为林增进。对于更换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的原因,奥锐特给出的理由是工作变动,国义招标给出的理由则是林增进因个人原因离职。接替奥锐特和国义招标持续督导工作的,是同样来自原海通证券投行部门的庞军。从公开信息来看,该名保代可能较为年轻,2025年1月才首次登记为保荐代表人。
更换原因令人生疑
进一步梳理上述或因个人原因或因工作变动而更换的保代履历不难发现,这些人普遍在原海通证券投行任职时间较长。
以郑瑜为例,中国证券业协会信息显示,其2010年首次在海通证券登记为一般证券业务,2014年2月登记为保荐代表人。保荐项目有7单,包括儒竞科技、扬电科技、睿昂基因、中芯国际、天准科技和佳力图等6家公司的首发项目,以及北特科技的非公开增发。
曲洪东的从业时间则更久,最初在兴业证券工作,2009年加入海通证券,2012年登记为保荐代表人,先后保荐了银龙股份、天永智能、豪森智能、王力安防等首发项目,以及日发精机、百联集团及豪森智能非公开发行项目。
朱玉峰同样是海通证券的一员老将,2008年在海通证券登记为一般证券业务,2012年登记为保荐代表人,先后保荐了上海爱建集团的非公开发行项目,以及上海罗曼照明和成都普瑞眼科的首发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上述几名资深保代中,仅有郑瑜曾在2021年,因作为北特科技2015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持续督导的保荐代表人未勤勉尽责充分履行审慎的核查程序,被上海证监局出具警示函。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公开信息,其余几人在效力期限内未出现与项目有关的负面执业声誉信息。
这也加深了市场的疑惑,为何原属于海通证券的资深保代,在声誉表现较为良好,且执业经验较为丰富的背景下,在短期内遭遇集中变更?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几名保代中,林增进曾在今年1月被深交所通报批评。2022年6月24日,创业板IPO优巨新材被受理,最终于2024年4月19日因撤单被终止审核。林增进作为项目保荐代表人因未审慎核查等违规情况,被深交所给予通报批评的处分,并记入诚信档案。
从林增进的履历来看,相较上述几名原属海通证券的资深保代,其在海通证券的任职时间并没有那么长,其于2015年至2020年在国元证券任职,2020年11月才在海通证券登记为保荐代表人。
业务整合能力待考
作为新“国九条”实施以来头部券商合并重组的首单,在国泰海通“万亿级券商航母”“上市券商最大整合案例”等诸多瞩目光环的背后,如何尽快实现业务整合以及强化内控合规等关键环节的治理,同样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合并重组后的国泰海通,除了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跃居国内行业第一,在从业人员数量方面同样遥遥领先。
以投行业务为例,完成重组后的国泰海通在保荐代表人数量方面高达809人,与中信证券的600人、中信建投的558人和中金公司的475人相比,在数量上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
在业务规模方面,Wind数据显示,2024年,国泰君安、海通证券IPO项目承销金额分别为45.76亿元、43.16亿元,按项目上市日统计,分别排在市场第5、6名,实力可谓旗鼓相当。根据此前公告,海通证券过往承接的投行业务由国泰海通继续执行,存量客户与业务整体迁移并入国泰海通。
无论是人员规模还是投行实力,曾经的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都是业内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合并后的国泰海通如何在保证IPO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核心业务的融合以及从业人员的安置整顿,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此外,在监管持续压严压实“看门人”责任的大背景下,内控合规更是国泰海通不容忽视的挑战。近期,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发布的证券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执业质量评价结果中,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在综合排名中分别位列第12名和第16名,均未能进入前十。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