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喜悦智行(301198.SZ)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在报告期内,喜悦智行的业绩数据呈现出下滑态势,营业总收入为 36,633.69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9.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1,183.72 万元,同比下降 132.77%。然而,深入剖析其经营状况,便能发现公司在困境中仍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
公司业绩下滑主要归因于两方面。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价格承受巨大压力。与此同时,募投项目的投产使得固定成本增加,导致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 26.34% 下降至 15.30%,对净利润产生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出于谨慎性考虑,公司依据会计准则和自身会计政策,对 2024 年度存在减值迹象的存货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受以往年度备货影响,长库龄存货的减值处理进一步拉低了本期净利润。
面临上述挑战,喜悦智行在经营过程中仍展现出其发展的决心。在业务拓展与产品竞争力提升上,公司围绕董事会制定的经营目标积极开展销售工作。通过敏锐捕捉市场需求变化,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性能,不断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进而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这种积极适应市场的能力,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行业发展机遇来看,喜悦智行所处的可循环包装行业前景广阔。在国家大力倡导绿色环保、可循环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可循环包装需求持续增长。作为行业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喜悦智行能够充分享受行业增长带来的红利。以汽车行业为例,在 “双碳政策” 的推动下,可循环包装的使用门槛将不断降低,降本增效的优势也会更加凸显,其使用范围和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这为喜悦智行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拓展空间。
公司独特的全产业链运包一体化服务能力也是一大优势。公司以汽车主机厂商及核心零部件制造商为切入点,率先推行 “整体包装解决方案” 服务模式。这一模式不仅能帮助客户优化整体包装方案、降低包装相关的经营与管理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包装作业效率和环保性能。通过深度介入下游客户的物流包装环节,公司与客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巩固了在细分市场的优势地位。此外,租赁运营模式的推广,进一步降低了客户使用可循环包装的门槛,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和效益。
目前,可循环包装行业正朝着经营服务一体化模式发展,这种经营模式更符合现代产业发展趋势、更契合客户需求的包装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模式转变,包装服务一体化是行业未来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喜悦智行已提前布局,顺应了这一潮流。同时,可循环包装凭借自身良好的特性,如密度小、耐酸碱、成型容易等,在对一次性包装产品的替代过程中占据优势,市场占有率有望逐步提高。可循环包装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在制造业、消费品行业、物流行业等多个领域,正逐渐取代纸制品、木制品和金属制品。此外,随着先进材料、高新技术、高端装备在可循环包装中的运用逐渐增多,喜悦智行有望通过不断创新,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草案)》,一场针对快递包装绿色革命的号角再次吹响。草案指出,要完善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综合性支持政策,有效降低包装、回收、清洗、调拨等运营成本,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营造绿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作为可循环包装行业头部企业的喜悦智行或成为受益者之一。
2024年,我国人均快递使用量首次超过100件,平均每秒产生5400多件快件,最高日业务量超7.29亿件,月均业务量逾130亿件;2024全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到1745亿件,快递业务收入1.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13%,快递业务量连续11年稳居世界第一。在快速增长的背后,严峻的环保挑战也随之而来,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琪在第三届“2024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美丽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所透露,2023年我国快递包装废弃物总量已近2000万吨。2024年虽暂无此数据,但根据全年整体的快递业务量或可推断,相比2023年2000万吨的快递垃圾总量,2024年只多不少。
此前,喜悦智行在互动平台中表示,公司正积极跟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政策,目前与国内部分寄递企业就快递循环包装及其回收循环模式进行开发和探索,致力于推广可循环包装以替代传统的一次性包装。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及相关业务情况,以便及时捕捉并把握市场机遇。据公开报道,喜悦智行推出的蜂窝折叠箱可根据大小分为7个规格,单次使用成本低,性价比远超传统纸箱。该包装板选用环保材料,并通过优化产品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在保证产品强度和耐用性的前提下,实现轻量化,从而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量,降低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随着可循环包装的普及,喜悦智行或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
喜悦智行虽然在报告期内业绩出现下滑,但在产品竞争力提升、行业发展机遇把握以及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均有出色表现。随着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公司战略的稳步推进,公司未来有望扭转业绩颓势,实现新的增长。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