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业邦
作为独角兽的挖掘者、创新的探路者,创业邦连续十六年颁发《创业邦100未来独角兽榜单》,致力于发掘出一批未来1-3年有望成为独角兽的未来独角兽企业。
作者丨黎晓梅
编辑丨刘恒涛
图源丨易显智能
“诱发交通事故伤亡的主要原因是驾驶人行为的不规范,我们致力于从源头上培养合格守法、技术过硬的驾驶员,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易显智能创始人兼董事长马宏表示。
易显智能2015年成立,是全球领先的AI智能驾培解决方案商,公司使命是“让交通事故伤亡归零”。为此,易显智能用近3亿公里教学数据,打造了机器人教练RoboCoach® 。目前,RoboCoach®是国内唯一政府认可学时、大规模应用且实现工业级量产的AI驾培产品。
马宏透露,2024年易显智能营收破亿,净利率20%,在手订单超5亿元,累计培训了超500万名学员,占据了国内智能驾培市场93.6%的份额。
“易显智能是首家实现规模化盈利的AI+自动驾驶企业,我们正在把人类驾驶的记忆,铸造成AI社会的交通安全免疫系统。”马宏说道。
深耕驾培十余年
用AI破局行业痼疾
马宏生于石家庄,1998年他便在当地投身驾驶培训行业。2003年到2013年,中国驾培行业崛起,各地驾培机构如雨后春笋冒出。这一时期,马宏收获了9个驾校,在河北驾培行业中做到了头部。
风光之下,马宏却日渐感到驾培行业痼疾带来的切肤之痛。在他看来,传统驾培是一个低效、高成本、体验差的产业,既深度内卷,又高度受“人”的桎梏。
一是,驾培教学质量高度依赖教练个人经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学员通过率与驾驶技能掌握水平差异明显。一些驾校为了短期利益,甚至不惜压缩学员的科目三学习时间,这导致学员上路后安全隐患频现。
二是,驾校培训成本高企,但效率低下。人工教练薪资占驾校运营成本的40%,加上部分机构进行低价竞争,进一步压缩了行业利润空间。
三是,驾培行业缺乏标准化评估体系,全程依赖纸质记录与主观经验,没有客观、可视化的数字记录,造成“培训—考核—实战”的能力断层。同时,这也让驾校难以建立可复制的品控体系,行业呈现“万家驾校、无人龙头”的碎片化格局。
四是,教练队伍流动性大,部分从业人员存在“吃拿卡要”等职业素养问题,形成高成本、低品质、难管理的恶性闭环。
马宏试过各种改革手段,但效果不尽人意。“传统模式下,你也许能训练50名优秀教练,但你永远无法实现成千上万人工教练的高品质服务。”马宏说道。
2012年左右,机器人技术加速渗透,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等AI技术也获得了突破。受机器人和AI技术的启发,马宏突然萌生了用AI代替人工培训的想法:“冲一款机器人使劲,可能收益要远大于冲一群人使劲。”
但机器人教练的探索太超前,马宏也找不到方向。直到两年后,马宏机缘巧合结识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教授段桂江,段桂江教授在机械工程、自动驾驶领域深耕多年,对机器人教练的想法很感兴趣。双方一拍即合,开启了机器人教练的研发。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两人成功研发出了首个机器人教练工程机。工程机的诞生让他们看到了想法落地的可能性,2015年,他们在北京成立了易显智能,马宏担任董事长,段桂江教授任首席科学家。
智能驾培系统的落地,是一场高投入、长周期的战斗,马宏早有“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思想准备。为了控制成本,易显智能成立的前4年里只有30多个工程师和产品经理。
为了支撑产品研发,马宏卖了5个驾校,只留下4个做训练场地,彻底告别了传统驾培,“我做驾培系统之后,就给产业承诺不再做驾校,All in 智能驾培。”
3亿公里数据打造AI教练
提升驾培安全与效率
2019年,易显智能推出了机器人教练RoboCoach®4.0版,正式开启商业化。
最初,只有几个饱受行业困扰的驾校校长买了易显智能的产品。后来,“驾校第一股”东方时尚为易显智能带来了首个规模化订单。在东方时尚的带动下,不少驾校来找易显智能合作。
2023年大模型技术成熟,则成了易显智能的关键转折点。在AI浪潮中,易显智能9年来积累的驾驶数据,发挥了巨大作用。
马宏透露,易显智能拥有近3亿公里教学数据,其中,有大量安全数据。为了保证安全,易显智能花了9年,才逐渐将驾驶培训4个科目的全部考核、低速到高速的场景全部覆盖,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安全数据。“我们给机器的不是代码,而是一千万次的行为纠错、三千万次危险干预沉淀的教练基因。”马宏说道。
大模型技术爆发后,易显智能将原先的多个垂类小模型,升级为一个多模态大模型“GoDrive”。GoDrive的加持,让RoboCoach®更智能灵活、响应速度更迅速。
此外,易显智能还在教学模式、产品服务上进行了底层革新。
例如,易显智能升级了教学系统,让系统像顶级教练一样,能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生成个性化的指导方案。面对头部和中小型驾校,易显智能还推出了RoboCoach®的高、中、低配版本,提升各驾校的适配性。
易显智能还为驾校提供从获客、培训、运营到交付的全流程服务。例如,易显智能通过抖音矩阵获客,单月GMV超5000万,将获客成本降低了63%,同时提升了机器人教练的知名度,有利于驾校招生。为帮助驾校解决实际运营问题,易显智能团队还驻场指导,提供系统性管理运营培训、帮助规划训练场地。
“真正的壁垒不在技术本身,而是对产业认知的鸿沟。初创公司必须聚焦于产品输出的高价值服务,而非产品本身,这才是公司发展的源动力。”马宏说道。
易显智能的产品模式效果显著。首先,个性化教学让学员学习更容易,合格率明显提升。RoboCoach®通过AI实时监测学员操作,0.03秒内即可预判风险并自动刹车,大幅降低训练事故率。训练后,学员还能及时看到视频回放,总结经验。
马宏介绍,采用易显智能的RoboCoach®后,学员合格率比传统教学提高了10-20%,安全驾驶技能提升了50%。三亚青年驾校采用RoboCoach®以来,科目二合格率平均提升约30%,科目三合格率平均提升10%。
其次,易显智能的智能驾培系统仅需几名教练员即可指导培训,训练时间也更灵活,单车日产能提升1.8倍,单人日产能提升30倍,让驾校大幅降本增效。马宏总结,“通过我们的智能教学系统赋能的驾校,单校年均培训量已从行业平均的3200人提升至6000人,学员转化率提升至67%,验证了技术赋能带来的十倍速效率提升。”
目前,易显智能的智能驾培软硬件系统可以购买或租赁。马宏表示,公司产品的投资回报周期在一年半左右,驾校的回购率超过50%。
现阶段,易显智能推出了超700个驾培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已覆盖全国29省市,包括新疆、青海等地区。今年3月,易显智能被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联盟认定为“独角兽企业”。
剑指98.5%的增长空间
5年内装机量破20万
在马宏看来,智能驾培还处于早期阶段,正是布局的战略机遇期。
从公安部历年数据来看,每年约有2000-3000万人的学车群体。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驾驶培训服务市场规模约为2880亿元。
马宏推测,国内智能驾培渗透率仅1.5%,潜在增长空间高达98.5%。放眼海外,亚洲其余地区每年约有6700—6900万学车人,有5.8万个驾校,210万辆教练车,是一片十分广阔的蓝海。
站在这一时间节点,马宏看到了智能驾培三个“千亿级”的发展空间。
首先,政策土壤与技术红利形成的共振窗口。近几年,我国在智能交通领域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例如车路云协同的大力建设,为智能驾培创造了全球独有的试验场。马宏观察到,在车路云建设和政府支持下,AI驾培产品的渗透率在4年间,从0.1%跃升至1.5%。
其次,驾培行业“小、散、弱”的格局面临洗牌,将催生巨大的机遇。马宏解释,全国约有2万家驾校,其中87%的机构年培训量不足5000人,市场格局碎片化,很适合智能驾培解决方案切入。他推测,“按照5年内行业集中度提升至两三千家头部机构的趋势推算,仅智能教学系统就将催生超过400亿的增量市场。”
最后,易显智能的智能驾驶技术可以外溢到其他应用场景,提升产品应用的天花板。
经常有人问马宏:自动驾驶成熟后,人类还需要掌握驾驶技术吗?智能驾培会是一个短期生意吗?
马宏认为,人类驾驶员是技术失效的终极防线,人类驾驶需求长期存在。
例如,2019年波音737MAX空难暴露了航空业过度依赖自动驾驶的致命风险,这一教训在汽车行业同样振聋发聩。易显智能做过一项调研,发现在突发道路险情处置中,具备传统驾驶技能的驾驶员,应急响应成功率比纯自动驾驶依赖者高出63%。
航空业在波音737MAX空难后强化人工操作训练,全球政策也正加速向“人机协作”倾斜。韩国从2024年开始,在取得汽车驾照时,必须义务性地接受驾驶辅助相关安全教育,以及无人驾驶汽车相关的安全教育。美国加州要求所有L4级以上自动驾驶车辆必须配备“人类干预优先系统”,并强制上传行驶数据至政府云端。
面对人机双证的未来,易显智能正在研发“人机混合驾驶评估体系”,这一体系新增了自动驾驶高频切换、人机决策一致性等12项数字驾驶能力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系统不同于自动驾驶常见的非此即彼的接管策略,而是让RoboCoach® 从驾驶培训进化为出行陪伴系统。同时,易显智能还与东风达成了战略合作,双方开发前装版的智能网联车,预计今年下半年实现整车交付。
这一系列的举动意味着,易显智能未来将突破驾驶培训场景,进入到出行领域,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市场。
马宏表示,下一步,易显智能持续迭代GoDrive大模型,并将推出驾驶能力数字孪生系统、人机混合驾驶认知引擎、智能出行驾驶人俱乐部等产品,以提升产品教学纠偏精准度、进一步解释自动驾驶系统的决策逻辑,帮助学员理解等。2026年,易显智能还将装车量产首款L3++级解决方案。
另一个发展核心是提升市场占有率。易显智能计划未来三年实现国内50%头部驾校的智能化升级,五年内系统装机量需突破20万台,形成覆盖全国2800个区县的“智能驾培云网”,预计每年可支撑超千万学员完成驾驶培训。此外,还将陆续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市场。
在三个“千亿级”机遇下,马宏野心勃勃。2024年,易显智能营收破亿,净利润率20%。2025年,他有信心实现净利润破亿。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