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业邦
万亿赛道
商业航天是指采用市场化机制以获取商业利润为首要目标而开展的航天活动,涵盖卫星制造、火箭制造、卫星应用等领域。大规模太空资源开发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推动航天市场化、商业化进程。相关数据显示,商业航天产业的直接投入产出比约为1∶2,对国民经济的直接拉动作用为原始投入的8至14倍。欧洲空间政策研究所报告显示,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产值可能突破万亿美元。
3大瓶颈
从2015年商业航天元年开始,我国商业航天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商业发射次数高速增长,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但在技术、产业链等方面仍存在三大卡点。
关键技术待突破。抗辐射FPGA、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仍依赖欧美进口,先进卫星载荷技术等方面与美国存在差距,需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突破技术瓶颈,提高关键技术、零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发射成本与运力瓶颈。我国航天发射市场需求大,运载能力缺口较大,不足未来所需运力的1/5;现阶段我国卫星入轨成本1万美元左右,大推力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亟待突破。我国卫星研制成本约是Spacex星链的9倍,成本和质量控制是关键挑战。
商业闭环未形成。商业航天前期研发投入巨大、回报周期长产业链集中的问题,多数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尚未形成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未来机遇
随着G60、星网等星座建设加快,发星常态化,中国商业航天将进一步提速,民营企业将从“生力军”向“主力军”转换,为航天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成为全球航天产业的重要力量。
本期Banglink从创业邦独家企业数据库睿兽分析精选12家商业航天领域中国优秀企业,覆盖火箭发动机、燃料贮箱、推进系统、卫星载荷、激光通信、卫星大数据等领域。如对精选项目感兴趣,欢迎扫码进行委托联系!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