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刁雯蕙)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三亚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研究人员分析了30例手术切除的乳腺肿瘤样本,构建了乳腺肿瘤的单细胞分辨率时空图谱,发现小静脉平滑肌细胞和小静脉内皮细胞可促进免疫细胞向肿瘤区浸润,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有30万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乳腺癌治疗的一大难题是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浸润不足。免疫细胞在肿瘤周围不断“游走”,却难以深入肿瘤核心区域,导致免疫治疗效果有限。
研究团队分析了来自23例乳腺癌患者的30个新鲜冷冻组织,包括23例原发性乳腺癌样本和7例配对的转移性淋巴结样本,涵盖了所有4种分子亚型。通过时空组学、单细胞组学与影像学的结合,他们揭示了原发肿瘤和转移性淋巴结中各种细胞的具体分布,从而进一步明确了肿瘤微环境的精细结构。
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占样本的大多数,平均为56%。基质细胞和免疫细胞的比例相当,在5%至10%之间。值得注意的是,与原发肿瘤相比,配对淋巴结转移癌变区域中免疫细胞T、NK和B细胞浸润显著增加。
研究团队还对乳腺癌样本中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的小静脉内皮细胞和小静脉平滑肌细胞在空间上紧密连接,且这种共定位能够促进免疫细胞向肿瘤区域浸润,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该研究对所有亚型人类乳腺癌空间结构进行了迄今最全面的解析,为乳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策略。
相关论文信息:
10.1038/s41467-025-58511-0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