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西昊花了13年成为中国第一,接下来如何成为世界第一?”在日前西昊所举办的2025品牌出海战略分享会上,董事长罗慧平面向台下的经销商伙伴露出笑容,“我们要在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都做到No.1,组合而成全世界的第一。”
在西昊2025年的战略规划中,出海被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
“海外是未来非常重要的增长来源。”罗慧平指出,从营收的角度来看,目前,西昊在国内外的市场占比为四六开,“我们希望在未来,要完成海外占比达到60%,国内占比40%。”
罗慧平告诉亿邦动力,西昊最早选择以直销的方式做出海,依赖于欧美、日韩等地区成熟的基建,早在2018年就通过亚马逊开启了品牌出海的道路。此前,西昊的市场思路是在成熟市场做To C,欠发达市场做To B——发达市场的门槛较高,就借助跨境电商,用To C的方式触达用户;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不利于To C营销的开展,就用To B的方式打开市场。
但在今年,西昊的思路开始变化。
“我们最终发现,To C看上去很成熟,实际上,家具这个品类80%的市场依旧在线下。”尽管疫情让美国家居电商渗透率有了相当的增长,但当消费者从家中走出,消费力又重新回归了线下。如今的家居电商,正处在一个缓慢爬坡的阶段。
罗慧平指出,作为一个外来品牌,西昊在本地业务的开展更依赖于渠道资源、落地执行,而这些都在相当程度上要依赖于本土合作伙伴。
“出海必须要找合作伙伴,不管是哪种方式。它有可能是产品的代理商,也有可能是品牌代理商,或者是服务商,很多种方式。”罗慧平谈道。
这也意味着西昊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将发生新的变化。西昊总经理刘帅宣布,2025年,西昊与全球经销商将由原有的贸易合作关系,升级为“合伙人+区域分公司”协同发展模式;西昊所关注的核心指标,也将从销售业绩转向市场占有率、品牌、口碑、市场营销等维度。
“我们希望建立一种更长期的合作模式。让合作伙伴做他们应该能做好的事,我们也希望西昊能做更多的赋能,把中国市场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全球各个地区。”刘帅说。
罗慧平表示,西昊接下来将努力做好三件事:
1、不断做出更好的产品,“我们的产品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它一定是最了解用户的”;
2、做好西昊品牌,做好营销,让更多的用户了解世界上还有一个产品,就是西昊的人体工学椅;
3、做好客户服务,“再好的产品也是冷冰冰的,我们需要更好的客户服务,让用户能够感受到温度,体现西昊所带来的价值。”
据悉,2025年,西昊计划在全球新增200家线下体验店。目前,西昊已在国内开设164家体验店及零售店。
“从诞生第一天到现在,我们和其他友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服务的是实实在在的用户。”罗慧平谈道,“我们要做的是服务个体、服务用户的消费品。”
如何进一步理解西昊的出海战略?会后,亿邦动力与西昊董事长罗慧平作了简短的交流,探讨西昊的出海思考。
部分对话实录如下:
亿邦动力:西昊总经理刘总提到,要将中国成功经验复制到海外,但海外市场与中国差异较大,具体会如何落地?
罗慧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找合作伙伴。
早期在欧美、日韩等成熟市场,我们采用的是直销模式(ToC),但我们最终发现,To C看上去很成熟,实际上,线下渠道仍占据80%以上市场份额。西昊作为外来品牌,在线下的布局高度依赖渠道资源和本地化执行力,因此必须通过合作伙伴拓展。
过去我们的策略是“成熟市场做ToC,发展中国家做ToB代理”。现在我们的战略有所改变。无论市场成熟度,出海均需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合作形式灵活多样,包括产品代理商、品牌服务商,或者是其他的服务商。
亿邦动力:若将业务交由合作伙伴,如何保障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力,以此来实现产品迭代,维持竞争力?
罗慧平:我们过去一直在讲,我们是更关注用户的。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To B市场合作伙伴所反馈的问题其实很多时候是会变形的。有些时候,他们反映的确实是用户的问题,但都会带有倾向性,夹杂着各自的市场利益关切。
所以我们现在有两种方式来解决。
一种是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都会支持线下的经销商做线上的部分,我们能够借此在各个平台上看到用户的直接反馈。
另外,我们也会建立一些用户的问题反馈机制,通过这种方式来接收一线信息,这对我们的作用蛮大的。
亿邦动力:您之前有提过,在人体工学椅这个细分领域里,技术的创新已经到了接近天花板的程度,那么你们在海外的创新点将会来自于什么方向?
罗慧平:技术上的突破空间确实相对比较小,但在用户的应用满足上,依旧有很多的空间。
比如,在使用场景上,西昊的人体工学椅,更多满足于工作学习、休闲娱乐场景,但并不意味着西昊会止步于此,未来依旧可能有更多的细分品类来满足市场需要。
打个比方,中国市场有喝茶、打麻将的场景;海外则可能是户外,也有可能是听音乐、看电影,使用场景会在客厅,在客房,这个创造空间相当多。
亿邦动力:所以你们的思路是要突破办公场景的限制,向全场景覆盖?
罗慧平:其实从产品的名称变化就可以看出来。过去是凳子,后来叫椅子,又变成办公椅、电脑椅,现在我们重新定义为“人体工学椅”,从字面上,它就已经少了“场景”的意味了。谜底就在谜面上。人体工学椅未来将可以再进一步细分,来匹配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应用。
亿邦持续追踪报道该情报,如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信息,请扫码关注作者微信。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