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频陷“高管危机”,企业形象被反噬?

内容摘要撰文 | 张  宇编辑 | 杨博丞题图 | IC Photo因为百度高管们的一系列言行,导致百度屡屡陷入到巨大的争议之中。2025年3月,百度副总裁谢广军之女涉嫌利用“开盒”手段网暴孕妇的事件,再次将这家互联网巨头推至聚光灯下。尽管百度多次
撰文 | 张  宇

编辑 | 杨博丞

题图 | IC Photo

因为百度高管们的一系列言行,导致百度屡屡陷入到巨大的争议之中。

2025年3月,百度副总裁谢广军之女涉嫌利用“开盒”手段网暴孕妇的事件,再次将这家互联网巨头推至聚光灯下。尽管百度多次声明数据未非内部泄露,但公众对于高管特权、数据安全以及社会责任的质疑声仍然一浪高过一浪。

事实上,由百度高管引发的公关危机事件早已上演过多次。此前,不少百度高管因不当言论或价值观错位等,不断将百度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百度的“高管危机”正持续侵蚀其品牌形象与市场声誉,甚至已成为发展历程中难以根除的深层隐患。

一、开盒引发数据安全焦虑

开盒事件源于一场发生在网络上的饭圈冲突。

3月12日,一名孕妇发表了针对某韩国明星的评论,由于感觉偶像被“冒犯”,百度副总裁谢广军之女及其他粉丝便对“冒犯”其偶像的孕妇展开谩骂并开盒(指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并公开他人隐私信息的行为)。

仅仅六个小时之后,该孕妇的姓名、手机号、工作单位等隐私信息就被公之于众,随后孕妇的好友及丈夫也遭遇了各种骚扰,更有甚者还前往孕妇的工作单位蹲守,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生活。

谢广军之女在3月15日主动承认了开盒行为,但态度嚣张且毫无悔意,甚至出言挑衅网友,“快来报警吧上个放话要抓我坐牢的过了一年了依旧没给我一个教训”。

一石激起千层浪,开盒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百度副总裁女儿开盒孕妇”的话题迅速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公众在纷纷指责谢广军之女不道德行为的同时,也对百度可能存在的数据安全和隐私泄露产生了深深质疑。

随着舆论持续升温,谢广军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致歉声明,称其13岁的女儿在情绪失控下公开他人隐私信息,并导致个人信息也被曝光,引发大量负面言论,他已对女儿进行了批评教育,表示“深感愧疚,向所有受影响的朋友郑重道歉”,同时也恳请网友“停止扩散相关内容,给予未成年人改正和成长的空间”。

但舆论并没有因为谢广军的道歉而降温,相反,不少网友指责谢广军的道歉缺乏诚意,并且怀疑其女儿借助百度的数据库或高管资源实施违法行为。

事态进一步升级,公众的关注点很快从开盒事件过度到数据安全上,百度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随后,百度安全负责人陈洋在内网做出回应说明,表示“谢广军女儿开盒事件”数据并非从百度泄露。

3月20日,为解答开盒事件后公众产生的信息安全疑虑,百度召开安全沟通会释疑并复盘了该事件的全过程。

百度技术调查组在展开内部排查后确认,谢广军没有百度用户个人身份信息的数据权限,也未访问过任何百度数据库与服务器。经核实,确认开盒信息并非从百度泄露,而是来自于海外灰产组织“社工库”,目前该组织已停止运作。此外,百度还展示了经三方公证的“(2025)京精诚内经证字第 1642号”公证书,证实开盒事件确实与百度无关。

对于百度而言,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不可触碰的红线。尽管百度洗脱了嫌疑,但此次开盒事件还是或多或少的对百度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声誉造成了损害,导致公众对于百度的信任度进一步降低。

二、百度高管非首次翻车

谢广军并非首个引起争议的百度高管。事实上,百度高管的翻车剧情堪称跌宕起伏。

2016年7月,百度用户体验部总监刘超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2016国际体验设计大会上发表演讲,其演讲主题是《“颜值”与用户体验》,原本应该围绕专业的体验设计展开,但他的PPT文字排版杂乱无章,色彩搭配刺眼,演讲过程中也是逻辑混乱,多次跑题,甚至强行植入百度设计部门广告,与大会的专业性严重脱节。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次国际盛会,邀请的嘉宾都是行业内颇具声誉的著名设计总监,比如Uber设计总监Ethan Eismann、微软美国总部首席设计官兼副总裁Michael Goug等。然而刘超的演讲不仅体现不出任何专业性,而且还大量使用网络表情包和低俗段子,最后彻底激怒了现场观众。不久后,刘超就被移出了百度高管团队。这一事件对百度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外界一度对百度的专业水平和员工素质产生了严重质疑 。

事实上,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此前同样在网络上掀起过一场轩然大波。2018年3月,在备受关注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李彦宏表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开放,也相对来说没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愿意这么做。当然我们也要遵循一些原则,如果这个数据能让用户受益,他们又愿意给我们用,我们就会去使用它的。我想这就是我们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基本标准。”

李彦宏的言论被认为是对用户隐私的轻视,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导向,因此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公众的强烈不满和质疑。央视和人民日报也针对此事连发评论,批评百度对用户核心利益的忽视。对百度的品牌形象造成了长期负面影响。

相比之下,百度公关副总裁璩静捅得娄子更大。2024年5月,璩静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其在一条视频中谈及人员管理话题时表示:“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她直言自己与员工仅是雇佣关系,并无义务去了解员工的个人情况,“我为什么要考虑员工的家庭,我又不是她婆婆”。

此外,璩静的“公关人春节周末没有假期”、“谁挣钱多谁买单”、“职业女性对于家庭的最大遗憾”等短视频也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围绕这些短视频内容、折射出的价值观以及百度的企业文化,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讨论。

图源:网络

不少网友认为,身为百度的“公关一号位”,璩静高高在上的姿态和争议言论与其身份并不相称,显得很不专业。还有网友纷纷指责璩静 “没人情味”“过度膨胀”“价值观错位”,摆出了一副“冷血资本家的嘴脸”。

面对汹涌而至的舆论浪潮,璩静就其个人短视频内容所引发的公关危机在朋友圈发布致歉声明,“发布短视频前未事先征求公司意见,不符合相关流程,也不代表公司立场”。不过,璩静的道歉并没有平息众怒,反而在不久后便从百度离职。

三、“高管危机”造成损失难以估量

高管作为企业的核心人物,其个人素养对企业的品牌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综合来看,将百度推至舆论风口浪尖的几名高管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个人素养存在欠缺。

比如,开盒事件虽然并非谢广军所为,但其女儿嚣张跋扈、漠视他人隐私的行为,无疑让公众对谢广军的家庭教育以及个人素养产生了严重质疑;璩静在短视频中的言论,也显现出其在职业道德、价值观和个人素养等方面存在不足,缺乏一名高管应有的谨言慎行与格局。

一家企业的多名高管频繁捅娄子,除了让公众质疑高管的个人素养外,还对企业的品牌形象、市场声誉造成了直接冲击。

对于百度而言,如何杜绝“高管危机”,已成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一方面,百度需要加强对高管的全方位选拔,不仅要注重其专业能力,更要考察其道德品质和管理理念;另一方面,百度还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引导高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避免因个人行为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品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市场声誉更是用户信任的基石,一家形象和声誉良好的企业,更容易赢得用户的支持。百度或许应该以开盒事件为契机,进行深刻反思与变革,毕竟再尖端的技术也难以修补崩塌的信任。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