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创新描绘AI+出行新图景

内容摘要近日,哈尔滨交通集团公共交通有限公司部署了本地DeepSeek大模型,并计划持续推动AI与公交运营全场景的深度融合。目前,“AI+交通”正处于从技术研发向应用实践推广的关键阶段。中国电信积极利用通过AI、大数据、大模型等新兴技术,以数智融合

近日,哈尔滨交通集团公共交通有限公司部署了本地DeepSeek大模型,并计划持续推动AI与公交运营全场景的深度融合。

目前,“AI+交通”正处于从技术研发向应用实践推广的关键阶段。中国电信积极利用通过AI、大数据、大模型等新兴技术,以数智融合赋能综合交通,创新描绘AI+出行新图景。

“AI+交通”构建出行新生态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数字交通相关政策,发布了《“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等重要文件,明确了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融合化发展的目标和实施路径。

在哈尔滨,AI技术的融入,能使公交系统根据预测天气情况及实时天气情况、客流情况、运营时间等信息,制定每日分时段的运营计划,并对运营过程进行实时动态优化调度。通过构建“AI智能调度中枢”,预计可以降低高峰时段15%的乘客等待时间。它还可以联动城市交通的多种出行方式,共同打造智慧出行的生态圈。

在湖北京港澳高速武汉西收费站,橙红色的智慧收费机器人,取代了传统人工窗口,投卡、扫码、抬杆,短短十多秒,就可以完成高速缴费,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湖北高速还投入AI智能巡检车,巡检车利用高清摄像头、数据分析器等设备,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道路问题的自动收集。

优质网络为智慧出行保驾护航

中国电信以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致力于打造全方位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在陕西,中国电信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协助处理各类线路迁移难题,并对基于5G智慧出行服务所涵盖的值机、安检等环节,实施了全方位的通信保障。

在广东,在深圳地铁13号线建设中,中国电信对13号线首通段进行全面的5G网络覆盖建,用户的平均下载速率为668.2Mbps,最高速率可达722.9Mbps,乘客在地铁中可享受流畅的视频观看和游戏体验。

在贵州,贵阳轨道交通S1线建设中,中国电信组建专业团队,全力做好网络保障工作,共计建设4G基站47个、5G基站410个。轨道沿线网络覆盖率达98.33%,单用户下行平均速率463.38MB。

目前,中国电信积极搭建城市级云控平台,为公安交警、交通运输、消防救援、城市管理等部门提供基于统计、分析、预测、规划、执法等产生的事故识别与辅助判责、重点车辆监管、车辆路径规划、异常事件监测与预警等一系列服务。

智能技术助力高效出行

早在2021年,中国电信、地方国资平台先导产投和行业头部企业就共同设立了天翼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翼交通”),通过打造全方位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天翼交通助力政府和企业提升运营效率,为市民提供更便捷、更舒适的出行体验。

近期,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网络发展新图景成就展”中,中国电信展出了“智慧公路场景模拟沙盘”。智慧公路依托公路感知、养护、治超等多源数据,通过后端高性能计算系统对采集的数据实时分析,助力道路交通建设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和群众出行效率。

在终端方面,中国电信还推出了翼路巡软硬一体机、重点车船北斗应用、通感算一体机“轻鸾”“翼路畅安”等多款自研产品,打造了多种应用场景解决方案。

未来,中国电信将加大在自动驾驶、车联网等前沿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助力打造集研发、制造、应用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在智慧交通领域打出一片天地。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