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始终把打击侵权假冒摆在突出位置,秉持“大打大繁荣、小打小繁荣”的理念,防风险、除隐患、破大案,积极构建与创新驱动相匹配的涉外知识产权综合治理体系,形成严保护、大保护的工作格局。
一是统筹提级,搭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四梁八柱”。2020年,义乌合并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双打办,进一步健全跨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协调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义乌市场监管局自整合组建以来,率先在全省建立商标、专利、版权“三权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现义乌市域内查处专利、版权案件从无到有的突破,目前也仍然是全省唯一一个行使版权执法职权的市场监管部门。
二是整合提质,构建涉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立体网络”。完善与司法联动协作机制,与公安机关签订合作备忘录,建立联络员工作制度,设立驻市场监管警务联络室。建立行刑衔接案件“双报”机制,同步通报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顺畅行政、司法双向衔接的涉外知识产权协同工作机制。
三是服务提效,构筑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化解新体系。依托义乌市知识产权诉调对接中心和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建立“1+1+16”行政解决体系,不断强化知识产权领域行政解决能力。两大中心运行以来,累计化解各类知识产权纠纷超1万件,涉及金额超15亿元,发布知识产权海外风险预警函共52篇,指导维权案件33起,接受海外纠纷咨询226件,为知识产权大保护提供强有力的补充。
四是亮剑提能,锻造侵犯知识产权严打“硬核力量”。打造义乌特色的“义净”执法品牌,以“义净”综合执法行动为全年度执法工作纲领,持续深化“2+6+N”执法体系。其中知识产权作为6大重点执法领域之一贯穿全年执法工作。2024年,义乌市市场监管局共查处知识产权领域案件725起,罚没款1584.58万元,移送公安机关35起。
2024年,义乌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从一起普通商标侵权举报中敏锐发觉大案线索,局执法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启动司法联动协作机制,成立联合专案组,运用“数字+网络+执法”工作体系,固定大量电子证据,锁定远在国外遥控指挥的涉案当事人。同时线上线下一体化推进,以外贸中转仓库为突破口追根溯源,深入广州、佛山、衡阳等地挖掘违法犯罪网络,最终成功破获GOKHAN等人跨国制售假冒名牌手表案。捣毁制假售假窝点 6 处,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查扣涉及“ROLEX”等17个商标的名牌手表及配件12万余件,涉案金额超八千万元,是近年来查处涉外品牌最多、个案金额最高的侵权案件,入选总局“铁拳”行动案例。(通讯员 龚伟伟)
(编辑:刘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