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闻号

泉州市乐群塑胶有限公司

饮料包装|塑料包装制品|塑料模|塑料加工|模具加工

首页 > 新闻中心 > 1100亿市值的蜜雪冰城,不靠卖饮料赚钱
1100亿市值的蜜雪冰城,不靠卖饮料赚钱
更新时间:2025-03-31 14:12:15        发布时间:2025-03-04 16:00:40    浏览次数:5        返回列表

来源:i黑马

i黑马消息  3月3日,蜜雪冰城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总市值突破1100亿港元。河南人张红超和张红甫两兄弟,成为新富豪。

很多人认为,蜜雪冰城主要通过4元柠檬水等低价茶饮赚钱。

其实不然,资本押注的是一套前所未有的餐饮工业化模型。

这家表面上卖廉价饮料的企业,早已将核心盈利点转移至隐藏在门店背后的B端产业链。

拆解蜜雪冰城2024年前三季度35亿利润的结构,真相浮出水面:

超过65%的利润,均源自供应链体系而非终端销售。

当加盟商每卖出1杯4元柠檬水时,蜜雪冰城已通过原料包、设备租赁、包装耗材等环节完成了,至少1.2元的“闭环收割”。

这种将2C流量转化为2B收入的商业设计,堪称餐饮界的“安卓模式”。

看似免费开放加盟体系,实则通过掌控生态链关键环节实现持续变现。

该模式的精妙之处,在于双重杠杆的运用。

前端通过极致性价比构筑起4.5万家门店的超级终端网络。如同在城市毛细血管布设的消费探头。

后端借由饮料食材60%自产、核心原料100%自控的供应链护城河,将加盟商转化为长期稳定的集团采购商。

以年销90亿个杯子为例,每个自产杯子增加0.1元净利,即可带来近亿级利润增量。

这种“消费数字货币”式的盈利结构,完美规避了传统茶饮受制于租金、人力、原料波动的风险。

更值得瞩目的是,蜜雪冰城的全球化。

押注东南亚2万家门店的扩张计划,本质是输出整套供应链管理体系而非奶茶配方。

从河南安岳的柠檬基地到海南的炼糖中心,蜜雪冰城正在搭建的是一场食材工业革命。

当其他品牌还在纠结奶茶糖度时,它已将区域农业资源转化为标准工业模块,用食品加工企业的逻辑重构餐饮价值链。

这场看似突然爆发的资本盛宴,实质是供应链效率经过20年迭代的厚积薄发。

对创业者而言,蜜雪冰城的启示在于:

真正的商业壁垒不在C端的价格战,而在B端生产资料的重构能力。

当消费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比开更多门店更重要的,是掌控门店赖以生存的“水电煤”。

这或许解释了为何投资机构宁愿为供应链故事支付溢价——在不确定性时代,能系统化降低行业成本的商业模式,才是穿越周期的硬通货。

今年4月,创业黑马联手了新加坡基金IWC,共同打造以融入新加坡 印尼商业生态、链接本土资源为核心的企出海落地“解决方案式游学”。

目前,仅剩少数早鸟价名额,先报先得,详情可在文章末尾扫码咨询。

活动详情如下

↓↓↓